大佛殿
Great Buddha Hall (Daibutsu-den)
Precincts Guide Map is here.
國寶 / 18世紀

東大寺的金堂。創建於奈良時代,其後於治承和永祿時兩度遭遇戰亂,現在的建築則是江戶時代由公慶上人重建的。不同的是,天平.鎌倉時代的大佛殿,桁架之間的間隔有十一個;而後來重建的則由於財政困難,規模縮小成了七個。即使如此,該殿高度和進深一如創建當時,堪稱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物。
規模:寬度 57.012m 長度 50.480m 高度 48.742m
注意
大佛殿内禁止写生以及使用手电筒。 大佛殿的回廊、参道以及大佛殿内可自由拍摄。但是,禁止拍集体照和使用三脚架。 禁止以广告、商业、盈利为目的的复制、转载、加工、贩卖与东大寺相关的图片。
毘盧遮那佛
國寶 / 8世紀

尊像 像高14.98m / 目長1.02m / 耳長2.54m / 面長5.33m / 鼻高0.50m / 臺座高3.05m
大佛的正式名稱是毘盧遮那佛,意為普照智慧和慈悲的光明佛。釋尊生於印度的伽毘那城,二十九歲時出家,此後經六年苦行,終於在尼連禪河畔的菩提樹下獲得了非凡的宗教體驗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這部經典描述的正是釋尊超越時空、成佛瞬間的境象,述說了偉大、正確而廣大的佛陀世界是由菩薩的種種實踐之花來裝點的。按照這部經典的說法,鳥鳴、花色、水流、雲彩等一切皆是普度有情眾生的毘盧遮那佛所說之法。大佛尊像臺座周圍的蓮花瓣上,雕刻著被稱為“蓮華藏世界”的毛雕圖,即用繪畫方式來表達《華嚴經》所描述的“覺悟的世界”。它優美生動地表現了如下想法:不僅是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如此,萬物都有無限的關聯和延展;而所有這些事物又都在毘盧遮那佛之光明的包圍之中。
八角燈籠
國寶 / 8世紀

東大寺創建時代的遺物,有幸免於多次戰亂。由寶珠.笠.火袋.中臺.竿.基壇構成,其特色是火袋很大。各門扉中,四面有音聲菩薩,另外四面共有四頭獅子在雲霧之中奔騰,這些圖案均為菱形格子的鏤空雕。其中尤數音聲菩薩匠心精妙,體態柔軟、執樂器的手腕和胸部的遠近感、迎風舞動的衣袂等等,立體表現無不極其出色。另外在竿的部分,精選了述說燃燈功德的經典並刻於其上。